对于野外科考的科学家来说,蚊子只是咬人虫
2023/3/11 来源:不详在野外采集昆虫时,最主要的方法是通过扫网的方式收集所需要的虫子。到了夜晚,科学家们会拉开一张白色的幕布,再点上瓦或瓦的白色大灯泡,利用强光吸引各种各样的昆虫。而采集步甲这类虫子时,则会在地上挖坑,以一次性纸杯、糖、醋、酒设计一个陷阱,用香味引诱甲虫。野外考察如何采集昆虫?会遇到哪些困难?我们为什么要开展野外考察?
出品:格致论道讲坛
以下内容为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罗心宇演讲实录
大家好,我是罗心宇。我是中国农业大学的昆虫学博士,后来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做过博士后研究,研究的是昆虫分类学。
用通俗的话说,我就是一个去野外寻找新物种的人。每年我要花1/3~1/4的时间到野外工作,这份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跟野外科考联系在一起的,所以今天我就来聊一聊去野外科考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你想象中的科考vs.实际上的科考
在你的印象中,从事野外科考的人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从事地质学研究的人会吐槽自己说:远看像逃难的,近看像要饭的,走近一看,原来是搞地质的。当然,这是听起来比较苦的那个方面,我相信同学们对于生物学方面的科考也存在一些幻想。
比如说大家可能看过各种各样的纪录片,并从那儿得到了关于生物学科考的第一印象。在最经典、最大牌的电视台英国BBC中,你可能会看见大卫·爱登堡爵士的身影,他还有一个身份是英国女王御用的博物学顾问。从我小时候起,看BBC纪录片就总会看到他,有时候看不见他的脸也能听到他的声音。我相信他给大家的印象就是博学多才、无所不知。
这位是非常著名的灵长类动物学家珍妮·古道尔博士,她浑身上下闪耀着母性的光辉,充满了知识与智慧。
我们看到的都是从事这一工作的人比较美好的一面。所以我在刚开始决定投身到这个行业时,满脑子想的都是这样的东西。
但是接下来降临在我身上的事却是这个样子的,这是我六年前在新疆的照片。当时我还有足够的头发,可以让我在风中零乱。
这张照片里都有什么元素呢?风吹日晒。还有我们进行野外科学考察时的着装。大家可以看到我们穿的都是速干的衣服。为什么呢?虽然在新疆还好,但是如果去的是南方,那种潮湿闷热的天气会让我们洗了衣服都晾不干。如果下了一场雨或者出了一身汗,衣服就很容易变馊、变臭,所以速干的衣服是很必要的。裤子的话我喜欢穿兜比较多的,因为这样可以让我装进尽量多的工具。
照片中还有登山鞋。在野外工作,脚是最需要保护的部位。要想让自己的脚舒服起来,登山鞋便是不二之选。此外,还有遮阳帽或者叫渔夫帽,我的两个队友都有戴。
因为我们需要坐车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所以大家还能看到后面的车。
照片中还有我们采集昆虫所使用的各种各样的工具,画面最右边这个姑娘左手拿着的是一个捕虫网,这是我们在进行野外昆虫考察时最常用的工具,相信有很多同学也玩过。当然我不会把我的捕虫网用成像她那个样子。注意到没有,她的捕虫网已经坏到需要用胶布缠在杆子上了,所以我会带上自己的备用网。
她的胸前挂着一个东西,这不是照相机也不是望远镜,它叫吸虫管,是一个用来把小小的昆虫吸到管子里的工具。抓一些非常微小的昆虫时,如果用手抓就会有两种后果,要么捏不着,要么一使劲就捏碎了。那么用这个管子就可以轻松把虫子吸进来。
当然啦,我用这种东西也干过蠢事。有一种昆虫叫蝽,北京地区的人都喜欢叫它臭大姐。我都不知道那天脑子是怎么想的,我看到一大堆小小的蝽时,就想:“哎呀,这太难抓了,用吸虫管吧。”吸了五口之后,我差点吐出来。
把各种各样的采集装备都加起来后就形成了我的负重。比如说我的后背上会背一个大概65升的登山包,它有30斤左右。我的胸前还挂着装了电脑、相机等物品的包,这又有20斤。我的左手拿着捕虫网,腰上还围着一个腰包。
我右手拿的东西是什么呢?暂时保密。我只能告诉你们,当我乘火车只买到站票的时候,挤上去在那很辛苦地站着。然后其他有座的乘客就会用那种关爱傻子的眼神看着我说:小伙子,你这自己带的小马扎为什么不坐呢?所以它并不会是小马扎,对吧。
一切准备妥当后,我们就要出发前往指定的地点了,通常去的都是一片保护区。在那里住下来后,我们就要开始工作了
集齐装备,准备上阵
我们是怎样工作的呢?
单日装备
图中所示的是我一天的工作所需的装备。先忽略背上的那个用来装食物和水的包,第一件装备是捕虫网。我的捕虫网与大家的有所不同,它长达十米,可以一节一节抻出来,一共能抻出十节这么长。
为什么需要用到这么长的捕虫网呢?因为如果你到了南方热带或者亚热带地区,会看到那里有的树非常高大,最低的树枝可能用五六米的网都够不着,所以必须要用十米的网。但是十米的网,给我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心理伤害。
大家都知道杠杆原理,当你使用一个费力杠杆的时候,负重端的力臂越长,你就越费力。我不是一个特别强壮的人,所以每挥动一次这个十米的网对我都是一次折磨。
第二件装备是用来装虫子的腰包。这类售票员包或者说腰包我用过三四个,我最喜欢那种内部的分格多一点的。
最后一件装备是护腰专用的自封袋。这个自封袋有何用处?我们留待后面揭晓。
挑食的木虱
我研究的是一类叫木虱的昆虫,很多专业研究昆虫的人对这个东西也不是特别了解。大家可能更熟悉蚜虫,或者用老北京话说叫腻虫,它是一类吃植物的昆虫,喜欢生活在植物的嫩枝、嫩芽、嫩叶上。我研究的木虱跟蚜虫的亲缘关系和生活方式都非常近。
它有一个特点,用科学术语来说是有严格的寄主专一性。什么是寄主专一性?通俗说就是挑食,比如吃萝卜的木虱就不吃白菜。
在这样的条件下,我怎样让工作效率最大化呢?我所采用的方式就是靠我的两条腿。最开始我也以为自己会是一个睿智的野外工作者,是靠身体最上边的部分来工作的。后来我才发现,我是靠身体最下面这个部分来工作的。
每天我要走很远的路,我需要在这条路上遇到尽量多的、不同的植物,这样我就会有更多的机会遇到木虱。
一看到不同的树,我就会用扫网的方法来收集我需要的虫子。什么是扫网呢?这个捕虫网的用法并不是看见虫子再出网去抓,这样效率太低了,我研究的木虱只有平均两三毫米的体长。每当看到一棵树,我就会用我的网在上面扫50或者网,扫完后再拿下来看看有没有木虱。如果有的话,就把它塞进毒瓶里,把一兜的虫子全部毒死,然后把我需要的虫子挑出来。
这是我最主要的采集方法,一整天,我都在做这件枯燥的事情。
把虫子挑出来之后,我会先把它装在一个塑料的小管内,然后再装到我的腰包里,这是一个临时的处置方式。
此外,为什么我要在腰上用夹子夹一个自封袋呢?这是因为我所采集的这种昆虫有非常严格的寄主专一性,所以我有必要去记录它到底吃什么植物。记录的方式可以是拍照,但是照片鉴定经常是不准的。所以我选用的是一种最严谨的方式,即采集植物的标本。
我在什么植物上采集到了木虱,就用剪子把它的一个枝剪下来,然后装进自己随身带的自封袋里边。还记得前面提及的小马扎吗?它的大名叫植物标本夹,在标本夹内部有一层一层的吸水纸。把剪下来的植物材料夹在这些吸水纸之间,再把它叠好、绑紧,它们就会快速干燥,变成植物标本。这就是我将来用来鉴定的东西。
夜间的活动:灯诱
到了晚上,我们还会有一个非常好玩的、让人睡不着觉的工作,它叫灯诱。每当做这个工作时,别人还以为我们是五六十年代那种下乡的电影放映队,因为我们会拉一张白色的幕布,然后在它的前面点上一盏高压汞灯这样的白色大灯泡。它大概有瓦或瓦,亮度非常高,看一眼都会瞎。
我们就是利用这种强光把各种各样的昆虫吸引过来。吸引过来的昆虫中,最常见的是大甲虫、大蛾子。如果在潮湿闷热的雨天或是南方夏天点一次灯诱,那些蛾子可能会把这个布占满,其余的蛾子就会到处乱飞,有时候还会扑到你的脸上来扇你的脸。所以我们还管这种灯诱叫蛾扇脸型灯诱。这也是一种采集昆虫的方法。
我们的工作就是这样日夜轮换着进行的,一般来说一天也就能睡四五个小时,几乎每天都是这样。
采集昆虫,也得对“症”下“药”
不同的昆虫有不同的生活方式,据此,我们也有不同的采集方法。那么其他人是如何采集昆虫的呢?
其他人的装备
看这个东西,这是来抓虫的,还是用来杀人的?其实照片中是其他人的装备。使用这种装备要对付的是什么样的昆虫呢?
答案是下面这样的昆虫。
在一个健康的、原始的森林中你会发现大量的死树,它们是一个森林真正健康的标志。一些研究表明,死树里的昆虫多样性占整个森林的2/3甚至以上。
死树里很多昆虫的生活方式是食腐、食菌。左图是生活在朽木里的蓟马,它比较特殊,因为大多数的蓟马都是生活在植物上面吃叶子吃花儿的。右边这张图里是什么?大家可能听说过拥有长长的大牙的锹甲或者叫锹形虫吧,这是昆虫爱好者非常喜欢的一类甲虫。右图是它的幼虫,也是生活在朽木里的。
左图是昆虫学家最喜欢的、非常稀有的缺翅虫。右边是专门吃朽木里滋生的真菌的、薄如纸片的扁蝽。
它们都是生活在朽木里的。碰到这些昆虫时,我们需要用小刀撬开树皮,用斧子把朽木劈开,这样才可以采集成功。
地面陷阱
还有一些如步甲这样的虫子,它喜欢在地上跑,用手去抓效率很低。于是我们就采用陷阱的方法,在地上挖个坑,往坑里埋一个一次性杯子,然后在杯内倒入糖、醋、酒的混合物,用这种东西散发出来的香味把甲虫引诱过来,让它们自己掉到陷阱里。过几天收陷阱,里边泡着的全都是甲虫。所以研究这些东西的人满背包都是一次性纸杯,一次可能会往坑里埋50、个杯子。
那些会装死的虫子怎么抓呢?比如图中的这个象鼻虫、也叫象甲,它的特点是喜欢装死。你刚靠近时,还没等伸手去抓,它就已经装死从树叶上滚落下来,滚到草丛里去了,这就抓不着了。所以抓这种虫的人采用的方式就是找一块布,最专业的布是有一个X形的支架支撑着的。人们可以像盾牌一样用手拿着这块布,到了地方之后把它放在树底下,然后找一根棍敲树,这些装死的象甲就会纷纷落到这块白色的布上,这就显眼了。这也是一种收集虫子的方法。
有时我们可能会见到一些比较重口味的采集的方式,比如有的人喜欢抓蜣螂。这可能是他的研究需要,也可能是他的爱好。什么是蜣螂呢?就是屎壳郎。那屎壳郎去哪儿抓?不要抱有一丝一毫的幻想,去屎上抓,比如牛粪、骆驼粪、大象粪等等。
当你在野外看到粪便时,你不需要任何复杂的采集工具,只要在旁边的树上撅一根小棍,然后把这坨粪便戳开就可以。当然,粪便是可遇不可求的。对此,我有一个对屎壳郎爱得深沉的朋友采取的办法,就是没有粪便也要制造粪便。每天上山之前,他都会在山下留下自己的纪念物,等到晚上下山回来时,再在上面寻找屎壳郎。
还有的人会采集这种叫宽肩蝽的昆虫。它很小,常常飘浮在水面上。我有一个非常敬业的科学家朋友,他抓这个昆虫所采用的方式就是自己跳进水里。
这时,穿什么鞋子就成了一个问题。雨靴?不是。因为雨靴再高也有一个限度,如果水太深就会直接灌进雨靴里去,而且长时间的在炎热的森林里穿着这种焐脚的鞋会让脚烂掉,所以选择雨靴不合适。我的朋友选择的是最廉价的解决方案,即绿色的、帆布面的胶鞋——解放鞋。这种鞋非常容易干,他一个背包里会背五双。到了水边他就换上一双干的解放鞋,跳进去抓完虫子上来后,再将这双鞋脱下来晾干。一天五双鞋就这么轮换着来。
通过这种方法,他达到了比别人高得多的抓虫子的效率。
科考,是一个跋山涉水、披荆斩棘的过程
在野外,10%的事情是关于我们怎么工作的,另外90%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关于我们是怎么样吃苦的。因为你要面对的是各种各样的辛苦的事情,比如超负荷的体力劳动、睡眠不足、吃得不好等等。
这张图是一个什么故事呢?这是我去哈萨克斯坦考察时候的一个队友,他现在就在中科院的动物所工作。
有一次,我们在经历了20多天非常辛苦的考察后,来到了哈萨克斯坦一条河边的一片沙漠。我以前对蚊子的认识是:南方的蚊子多,北方的蚊子大。但是到了那儿我才知道,一个地方的蚊子可以又多又大。多到以我们住的这个房子为中心点画一个半径五六米的圆,外面全都是蚊子,只要一出去,就会有上百只蚊子围到你的身上,把你咬成猪头。
因为蚊子实在是太多了,我们只好把捕虫网罩在自己的头上做防蚊罩。即便如此也不行,因为手还是会被咬。有一天晚上我的队友出去抓跳鼠,我跟着出去,但没走几步就被咬回来了。等半个小时后他们再回来时,我几乎认不出来他们了。
晚上屋里会有少量的蚊子,它们会吵得人睡不着觉。这么连续熬了三四个晚上后,大家基本都精疲力尽了。这时,我看到我的队友躺在地板上补觉,就给他拍了一张照片,并命名为“长征途中的红军某某某”。
蚊子只是那些能咬人的虫子的基本款。我被各种各样的虫子咬过,有吸血的、有毒的以及新闻里一些听起来让人闻风丧胆的虫子,比如蜱虫和毒隐翅虫我都碰见过。
蚋
但我觉得这些都不是真正的危险,第一个让我比较痛苦的是一种叫蚋的虫子。
这是我在西藏拍的照片,我的两只手上的红包基本都是被蚊子咬的,这不算什么。但是有没有注意到,我有的手指头变成了胡萝卜,这就是蚋这种虫子干的。
蚋是一种吸血的蚊类昆虫,正常的蚋没什么,但是西藏的蚋非常厉害,因为它不光会把你的手咬成胡萝卜状,还会把你的嘴咬成香肠状。香肠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呢?就是你的嘴唇半边都麻木肿胀,感受不到什么东西,晚上喝啤酒都会喝一半漏一半这样的一个感觉。
有时我们还可能遇到如白蛉这样的昆虫,这是真正危险的东西。在新疆和内蒙,这种昆虫会作为介体传播一种叫利什曼原虫的病。病重时,如果得不到及时救治就会有生命危险。
我在北京被这种虫咬过,当时我也很担心,后来这就变成了我观察症状的来源。我发现白蛉咬的包跟其他任何一种虫子咬的都不一样,它出奇地红且大,周围的边缘也特别地清晰。类似这样的咬痕我记录过很多,这些都是考察生涯的一些插曲。
风餐露宿
有时我们不得不连续二三十天在野外搭帐篷露营。大家可能体验过露营,一两天蛮好玩的,但是住的时间长了就容易崩溃,尤其是当我们需要自己做饭的时候——要知道,队友的厨艺并不总是那么好的。
有时我们需要跟大自然搏斗。比如为了看对面的一棵没有扫过的树,我需要脱了鞋趟过冰冷刺骨的河流。
比如有时没有预测好天气,在看到早上的大太阳时,可能会很乐观地认为今天是个晴天,但是到了下午回来时,瓢泼大雨突然就下来了,直接把人淋成了落汤鸡。当我急急忙忙赶到山下的时候,雨又停了,可以想象我当时是什么心情。
还有的时候,走的路实在是太远,天气本身也很热,以至于曾经有一次我在浙江天目山背了大概十几二十斤的东西、爬了七个小时的山路后,我整个上身甚至到裤子都被汗浸湿,汗水渗进了我挂在胸前的相机,导致它短路无法开机了。
我们为什么需要开展野外考察?
讲了这么多吃苦受累的故事,既然这么辛苦,为什么我仍然喜欢去野外呢?
这是我年在祁连山考察时留下的照片,我想用它作为整个演讲的结尾。
当时我们要从甘肃翻越祁连山去到青海,那个路非常不好走,以至于根本就不像是一条国道,汽车平均只能开到每小时20公里。我们的司机胆子比较小,也不是专业的,不太熟悉路。所以他频繁地找沿路的人问路,整个人都快崩溃了,我就一直说“没事儿”安慰他。
到了这条路的最高点时,海拔已接近0米,这时正好风雨大作,司机怀疑我们的车后胎漏气了,于是我就下车去检查。一下车,我差点被风吹到了山下。
经历了一场非常辛苦的旅程,我们终于翻越了这座山到了青海。在下山路上,风雨都停了,我看到了上图中的这条彩虹。这不是我见过的最大的彩虹,但却是最低的一条,我几乎伸手就可以摸到它。
从个人的角度讲,这就是我的乐趣的所在。
如果从一个更大的角度去出发,科学家除了聪明、博学、擅长创新以外,还有一个被人们忽略的品质,那就是勇敢。
为什么需要勇敢?因为任何科学研究都需要物质基础,你的研究材料很可能并不是在实验室里就能够轻轻松松获得的,你必须到野外去才能得到这些稀有的研究材料。人类已经发现了万种动物和超过35万种的植物,但是仍然有很多我们没有发现的物种和生物学现象,它们仍然隐藏在茂密的森林或是漆黑的海底。
此外,地球人口的增加造成的是自然生态环境不断地被我们分割和挤压,那么自然保护的研究者就必须到野外去观察、了解那些野生动植物的生存与保护状况,以改善这一切问题。
从这两个角度来讲,我们都需要科学家拿出自己无畏的勇气和开阔的胸怀,把对自然的了解、尊重和保护带给这个世界。这就是我们野外工作的价值。
我今天的演讲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格致论道”,原称“SELF格致论道”,是中国科学院全力推出的科学文化讲坛,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和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联合主办,中国科普博览承办。致力于非凡思想的跨界传播,旨在以“格物致知”的精神探讨科技、教育、生活、未来的发展。获取更多信息。本文出品自“格致论道讲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