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徒步地形套路,成为徒步高手

2023/1/30 来源:不详

对热爱户外徒步的朋友而言,最大的挑战是要面对各种复杂的路面,或平坦或崎岖,或陡峭或荆棘。总之,进行徒步穿越这项运动首先要学习的一个本领是辨认不同的路面,然后根据路面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徒步技巧。

01

//石板路面//

路面特点

这种路面主要出现在石质山崖、陡崖或是石质断层,山体的基岩出露地带,或由整块石面形成,或由多块石面形成,也有人为铺就的石板路面。由于路面平滑且多青苔,故易打滑,一旦遇到雨雪容易发生事故,轻则跌跤、崴脚,重则骨折重伤。

行走经验

雨后,上山时除了穿防滑的鞋以外,心情还要放松。行走时重心不要太靠前,重心方向要和地面的石板垂直,尽量使用登山杖。背大包时包的重心应该是中部偏下,手尽量扶着岩壁或树木。下山时一定要用登山杖,重心略微前倾。脚的落点尽量踩在石板之间的缝隙,或者路旁的草木上。两个人之间一点要拉开距离,避免一个人跌倒后铲倒好几个。

雪后,如有专业装备,最好用四齿的冰爪,如果没有专业装备,脚一定要落在路旁树根或草木上,登山杖必不可少,当然没有登山杖也可以寻找长度大小适合的树枝、木棒替代。

02

//跳石路面//

所谓的跳石就是没有明显的路,所谓的“路”主要由山谷沟壑经长期雨水冲刷和山洪暴发形成。或有路但周边是农地,农户在耕作时将地中石块分拣抛出,堆积于路面上,长此以往便让一条路成为大小不一的石块路,在这种路面上行走,需要在石头上跳来跳去前进,细纱、小溪、巨石参差交错,“杀机”四伏。

克服对跳石的恐惧心理是最主要的,这就要求注意力集中。雨季,大雨来临之前、大雨刚过时不要去峡谷跳石,小心山洪暴发。准备好一双底厚一点硬一点的登山鞋,在跳石之前要先检查鞋带是否松动,然后要把背包肩带和腰带拉紧,让背包紧贴背部,以免跳跃时背包晃动、重心不稳导致失足。行走在跳石路面时眼睛要注意观察前方的情况,准确判断下一个落脚点。注意观察某些石头上留下的长期作为落脚点的暗痕。另外,一定要把鞋底清理干净,如果鞋底粘上了沙子,就要小心你的膝盖和门牙喽。

03

//泥土路面//

这种路面是最常见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石头风化和没有植被覆盖的地面经过人们的长时间踩踏形成的。也许你觉得这是最好走的路,没有什么可注意的。那就是大错特错了。雨季时这种路面就是传说中的烂泥路,非常容易跌倒,伤到膝盖。

大雨后经过太阳的暴晒,土路表面已经被晒干,但实际上已经吸足了水分,这个时候上下山时很容易出现危险,走这种路面时鞋底一定要抓地,要充分利用登山杖作为支点,以免不注意一脚踩进很深的烂泥里。另外,春秋两季昼夜温差大,雨雪天后土路路面非常容易结冰,危险系数比较高,遇到这种情况,上下山时要充分利用登山杖和可以攀扶的东西,注意攀扶物体时要先确保该支点是牢固的,这一点非常重要。

04

//灌木丛//

灌木丛包括很多种,大致可以划分为自然灌木丛和人工造林灌木丛。自然灌木丛主要分布于茂密丛林中,灌木种类较多且较为低矮,一般土质湿滑松软,可能会有沼泽,危险性较大;人工造林灌木丛主要分布在气候较为干燥的山麓坡地,是人为栽种防风固土用的,所在地一般土质干燥、含石沙较多、貌似坚硬。其实一踩就滑。

徒步经过自然类灌木丛时最好有辅助设备及经验丰富的领队或当地向导探路先行,要注意灌木多带短刺、蚊虫较多,建议穿高帮防滑鞋底、纹路大且凹凸较深的丛林靴,要穿长袖、长裤,注意脸部的保护。人工造林灌木丛较自然灌木丛灌木高且多刺,建议准备手套(最好皮质)、长袖、高领防刮衣裤和防滑抓地能力好的登山鞋,在徒步此类灌木丛时尽量走土质不滑、较宽的路,最好扶着枝干新鲜且可以支撑手力的活树枝,换手扶枝要牢固,落脚要稳要慢。

05

//雪地穿越//

雪地路面因下雪积雪形成,由于积雪覆盖,无法判断地形及路面情况,情况会很复杂。积雪导致湿滑,阻力较大,行走不便。

在下雪时行走,或走在积雪时间较长的地上,最重要的是步幅要小且保持固定步调,靠自己的步伐有节奏地走。在积雪上行军,要拣雪硬的地方走。在松软的雪地上长时间行走时,要跨大步,缩短在雪地行走的时间。行走时要先把脚往后稍退一点,再向上抬脚大步迈向前方。脚后退时,使雪鞋前有活动余地,向前迈出时还可以起到拂去附雪作用。

过雪桥时开路者探测雪桥虚实,再行通地过。如果雪很松软,而又必须由此通过时,应匍匐行进。向前跨步,要用两脚前掌踏雪,踩成台阶再移动后脚。如果不慎滑倒,要立即俯卧,防止下滑。

06

//山地行走//

山地往往由起伏不定的山丘或沟岭组成,间有小溪、山崖或丛林。路面往往较复杂,可能会出现前面的石板路、泥路、跳石、灌丛等,需要综合应用各种徒步穿越技巧。

山地行走,经常会遇到各种岩石坡和陡壁。因此,攀登岩石是登山的主要技能。在攀登岩石之前,应对岩石进行细致的观察,慎重地识别岩石的质量和风化程度,然后确定攀登的方向和通过的路线。攀登岩石最基本的方法是“三点固定”法,要求登山者手和脚能很好地做配合动作。两手一脚或两脚一手固定后,再移动其他一点,使身体重心逐渐上升。运用此法时,要防上窜跳和猛进,并避免两点同时移动,而且一定要稳、轻、快。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距离和最稳固的支点,不要跨大步和抓、蹬过远的点。

07

//河川穿越//

河川穿越是户外徒步一项可能遇到的问题,通常我们可以依靠地图来判断穿越区域是否有大的河流,但在地形较为复杂,特别是海拔高差较大,河谷强切割的地区,一条看似不大的溪流往往成为穿越障碍。在暴雨多发的季节,原本不能构成威慑的小溪沟也许会成为洪水暴涨的大河。因此穿越河川必须慎重选择过河地点。

最好的办法是寻找桥梁通过,或询问当地人了解桥梁位置,在万不得已时才准备徒步穿越河川。在过河时,首要工作是仔细观察水流的情况。水流缓慢的,可选较浅处渡过,并在容易上岸的地方登陆。而在瀑布的正上方或旁边,河通常较深,且水量多,绝不可渡过。河道较窄的上游,趟水过河也许可行——但首先要用撑竿试一试河水的深浅。可能会有落脚的岩石,也可人为地放置石块,帮助自己趟过河去。河流三角湾外通常波涛汹涌,河面也很宽,有些河流甚至会受潮汐影响,不要在此穿越。除非有木筏或浮艇,否则还是应向上游前进,寻找适合穿越的河段。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33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