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治社畜工伤,不愧是朋友圈第一运动

2024/12/26 来源:不详

爬山,曾经是年轻人最讨厌的户外活动之一。谁小时候还没经历过被爸妈硬拉上山,累得两腿打颤、灰头土脸,就为了在山顶后吹上十几分钟的风。谁能想到,这届年轻人已经偷偷“真香”了。去年在网上搜索“山系”,大概率看到的还是俊男美女在帐篷前的精致摆拍,但如今出来的内容很有可能是真·爬山。

泰山妍子特种兵式旅游的大学生涌入各大爬山景区,人挤人地体验“会当绝顶”的乐趣;而那些空闲时间更少、生活压力更大的打工人,甚至捧红了一种打卡式的进山方式。“每周一山”——不放过每一个空闲的休息日,誓要征服城市周围的每一座山。谁能想到呢?去年网红潮流里唯一一个没过气的,居然是山系。01周末不进山,感觉一周白过了“每周一山”这个概念,最早诞生于徒步爱好者的圈子。工作日高效完成手头的工作,周末就穿起冲锋衣和登山杖奔赴山野,感受来自山川湖海的自由召唤。能做到每周一爬的人往往算得上发烧友,在经验和体能方面的素质,通常是中上水平。在社交平台上分享的内容也很专业:背着全套徒步与露营装备,配文中会详细介绍路线距离、爬升高度、平均速度、扎营地点、沿途配套……其中,露营几乎是必备元素。最好是周六7点前出发,周日8点后到家,尽可能延长呆在山里的时间。过最忙的休息日、走最难的徒步路线,才算不浪费宝贵的周末时光。看得我这种双休日只想瘫在床上的懒人,不禁肃然起敬:这种精气神,自己恐怕下辈子都不会有吧!不过如今点进社交平台上“每周一山”的话题,会发现里面的内容对普通人友好了许多。我愿称之为“减负版进山”。很多发帖人并非徒步爱好者,只是决定每个周末都走出家门,去山里跟大自然亲密接触。是有缆车的成熟景区也好、是城郊的某个不知名小山头也好……共同特点是耗时短、强度低。短视频平台上有一对小情侣,从2月份开始记录自己的周末进山计划。每周一山,风雨无阻。选取的景点都在城市周边,当天可往返,登顶单程时间大多控制2个小时之内。也不用特别买什么装备,穿个冲锋衣运动鞋就能出发。随便在山里捡根树枝,就是“临时登山杖”了。

许个愿如果说“每周一山”曾经是徒步爱好者的“定期任务打卡”,那么如今更是普通人贴近山野的一种方式。进山门槛有高有低、方式各不相同,却源于同一种本能——“周末就应该呆在山里嘛。”网友

奇亚是个跑步爱好者,以前都习惯在小区附近的马路或者公园长跑。直到某次跟朋友参加了一场业余的越野赛,从此爱上了在山里奔跑的感觉。于是他周末早上的跑步路线从小区周围挪到了城郊的山上,穿一身运动短袖短裤,脚踩TheNorthFace的入门越野鞋。触目所及不再是千篇一律的楼房、急匆匆赶路的车辆行人,而是树、花草,和从枝条间洒下的阳光。另一批热衷于每周一山的人群,是城市里的养狗人。我有个在北京的朋友,原本也是那种能在家宅过整个假期的人。直到养了一只精力充沛的萨摩耶之后,每个周末再也看不见人影——不是在进山遛狗,就是在进山遛狗的路上。还因此认识了另外几个养狗人,大家每周在群里拼车、搭伙,约着找宠物友好的景区。萨摩耶在前面疯跑、打滚,他跟同伴们一边被拽着跑,一边气喘吁吁交流养狗的经验。周一早上,人和狗的六条腿同时开始打颤。

小燃视频Video但他抱怨太累之后,依然每周都会再找一个山。“看到它在大自然里那么快乐,我的心情都情不自禁舒畅起来了。”02小时候最烦的运动,翻身了前几年徒步、露营、溯溪等户外运动一个接一个地火,但都被解释为某种旅游平替。“能出远门的话,谁还会去爬郊区破山头啊?”如今旅游业开始复苏,社交平台每天捧红一个新的城市,叫得出名字的景点个个人满为患。但依然有人厌倦了网红打卡式的人造景观,转头去欣赏一棵树、一株草的魅力。对一些人来说,跟山野相处本身是“治愈工伤”的方式。这也是为什么如今很多大城市周边的徒步、登山团,吸引的都是都市白领。网友

尧尧子从前年开始入坑徒步。不追求线路难度、完成速度、装备重量,迷的就是那种脚踏实地的感觉。他的本职工作是销售类,除了没有上下班界限之外,工作中很多成果需要依赖外界评判和配合。每次废了很大心力的项目被客户否掉,都让尧尧子觉得整个人的精神被掏空。徒步是一种对确定性的弥补,“往前一步步走,一定能到达终点。”周末在山里“充个电”,就感觉又能多熬一阵子。也有人熬不住,比如今年33岁的

米亚。在同一个职业瓶颈上卡了几年,终于在某次被领导不公正对待之后愤怒辞职。刚离开公司时失业焦虑还没有袭来,她只感到如释重负。《爱情而已》中女主角辞职后开始晨跑登山。因为以前有过一些徒步经历,米亚打算去趟梅里雪山放松心情,再去想投简历的事情。这本来只是半个月的休息,没想到在路上认识了一些几个资深户外爱好者,就此“陷”了进去。从业余玩家变成了“专业玩家”,之后几乎一整年,米亚都在川藏横穿各种山脉:追冰川、雪地扎营……一双登山鞋和TheNorthFace的越野背包走天下。后来更是兼任了半职业的摄像师,帮助团队拍摄一些风景大片。“现阶段去做这件事,感觉也挺不错的。”进山,对于困于钢筋混凝土中的白领来说,是把自己从日常中暂时拯救出来的“结界”。但也有人不把它当作“避难所”,而是看成人生中不可分割的部分。国内最知名的业余越野跑者之一,今年已经60岁的邢如伶,当年因为因为心脏不好选择跑步锻炼身体。谁知道直接“跑进了山里”,一跑就是20多年。邢如伶跑过公路、山路、碎石路、水泥路。因为更迷恋在山野中穿行的感觉,后来也把更多精力放在了越野跑上,并成为了TheNorthFace的签约运动员。相比于在公路跑,越野跑的路况条件更加多变:从一望无际的台阶路到铺满落叶的泥土路,从阴凉的树林到阳光明媚的山顶……跑者不只是要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85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