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娥江为什么是中国含唐量最高的山水走

2023/3/8 来源:不详

在浙江东部,隐隐青山深处,流淌着一条闪亮的大河。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水路,而是由众多唐诗串联起来的诗意路书。

20世纪90年代初,浙东学者竺岳兵从《全唐诗》余位作者的诗篇中,发现了这条隐秘的诗路。有多位唐朝天才的诗人,曾顺着流水,踏歌而来。在这里,他们俯仰天地,吟哦山水。

在唐朝,对诗人来说,浙东可以算是“一生必去的风景”之一。如果没有到过浙东,你的诗人生涯难免要缺了点什么。

这条线路被称为浙东唐诗之路,中国含“唐”诗量极高的一条山水走廊。

01

唐诗之前,浙东的大发现

图片来源:中国国家地理《浙江专辑》

唐诗中的浙东范围,指的是浦阳江流域以东,括苍山以北至东海的这一区域,总面积2万多平方公里。一条由南向北流淌的大河,贯穿其中。这条河叫曹娥江。曹娥江流过嵊州这一段,还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做剡溪。

这片温润的土地,曾经见证过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人砍斫林木,穿插榫卯,营造干阑建筑,庇护先民柔弱的身躯。也见证过“吴越争霸”、“卧薪尝胆”的春秋霸业,铮铮金戈,其声未远,诉说着权力的野望。

曹娥江当历史来到两晋的篇章:中原纷乱,衣冠南渡。来自北方的士族大家,看上了这片江南的明秀之地。躲过了北方动乱的数次摧残,水网交织处的鱼米之乡,又为南渡之人提供了富庶安定的生活。曹娥江下游的绍兴平原地区,成了经济文化中心。剡溪之于会稽(绍兴),正如后来的终南山之于长安。在纷杂的世事面前,总不免要就近寻一处心灵栖息之所。这条山水长廊,先登一步,也就成了文人精神世界里最温柔的故乡。

书圣故里

唐诗之路的这头,会稽山阴之兰亭,王羲之和他的朋友们,修禊之余,曲水流觞,微醺落笔,写下了“天下第一行书”。

另一头,山水诗人的鼻祖谢灵运从永嘉弃官归家,顺着剡溪而下,在这条河的东岸建造起房子。他喜欢登山,在丘壑林泉间徜徉,吟咏山川河流。

“螟投剡中宿,明登天姥岑,高高入云霓,还期安可寻”。笔墨就纸,他用诗歌为剡溪、天姥山描定了最初的样张。

说是中国乃至世界山水诗的真正摇篮,也不为过。

永嘉南渡开启的这一场浙东大发现,把这片原本低调的山水,上升到了精神坐标的高度。

文人从东晋发起的这一场浙东山水雅集,推杯换盏,饮到唐朝,酣畅淋漓。

02

曹娥江,浪漫的唐诗水路

浙东“唐诗之路”。这条线路从钱塘江畔的西陵渡开始,沿着浙东运河至绍兴,沿曹娥江、剡溪至新昌、天姥山和天台山;它的支脉向东经四明山延伸至宁波以至海上,西南向诸暨、金华,将浙东的山水名胜地,尽数收揽其中。

唐朝的诗人们来了,他们经过王子猷雪夜访戴时舟船所行的河流。晋人遗落的风流意气,依旧飘荡于山水之间。在这条文化的朝圣之路上,他们继续挥洒诗情,流露文章。

这也是一条地理意义上的山水之路。

唐诗中,频繁出现“越江”一词。“扁舟东路远,晓月下江濆(fen)”(《越江秋曙》),是唐人萧颖士晓月下溯流而上的所见;“棹入花时浪,灯留雨夜船”(《越江渔夫》),是诗人任翻对江畔渔夫的钦羡之情。

诗中所指曹娥江,是唐诗之路的核心水道,也是如今浙江省内八大水系之一。它位于东南丘陵地带,水网纵横交错。舟楫往来的便利交通,是唐诗之路兴起不容忽视的水利要素。

东晋时开凿的浙东运河,起了极大作用。虽然它大多数时间籍籍无名,但当年却是贯穿浙东宁绍平原的“主干道”。

浙东运河上的古纤道

隋炀帝下令疏通江南河,浙东大运河与京杭大运河连接贯通,并由这条黄金水道与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相勾连,通往北方的广大地区;东端穿过浙东境内南北纵横的河流,形成了四通八达的水道,溯曹娥江和剡溪,可以到达天台和温州。

剡溪图源

诗路地名

在唐代,曹娥江已经是重要的交通枢纽。浙江学者竺岳兵先生更在研究论著中指出:

“浙东的地形像一个倒放着的写意的“爪”字,底面(即南面)一撇是括苍山与大盘山,上面自西而东三撇,依次为会稽山、四明山、天台山。三山接近交会处的盆地便是“剡溪”流淌过的地方。

在诸多天然分水岭的造化安排下,向盆地一面的水系,均呈向心性,汇注成剡溪;分水岭另一面的水系则向外发散流淌,与浙东运河西段、甬江、奉化江、始丰溪、永安溪、好溪、东阳江、浦阳江等各水流连接。

由于这特殊的地理格局,若要游历会稽、四明、天台这三大名山,不管从何处来或到何处去,剡溪都是一个绕不过去的水路集散地和重要一站。”

一条河流,将北部富饶的浙北平原与南部三山(会稽山、四明山、天台山)交会处山川胜景勾连起来,千岩竞秀,万壑争流;也让1/5的唐朝诗人成群结队而来,用他们的天才,重新发现这片仅占全国面积1/的天地。

鉴湖镜蔡敏/摄

顺着京杭大运河南下的诗人,欣赏过“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的鉴湖风光,再由曹娥江接力载往山水胜景深处。“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诗仙李白,也来追星打卡了。一生好名山大川游侠四方的他,曾先后四次入越中。他乘船沿着这条热络的水路来到这里,脚蹬谢公屐,沿着谢灵运修建的古驿道,登上天姥山。谢灵运发明的登山鞋,谢公屐的大致样子“此行不为鲈鱼鲙,自爱名山入剡中。”(《秋下荆门》)、“若教月下乘舟去,何啻风流到剡溪”(《东鲁门泛舟二首》)、“多沽新丰醁,满载剡溪船”。(李白《叙旧赠江阳宰陆调》)等名句,在这片群山中都有来处。年少时曾入浙东游历四年多的杜甫,晚年仍对这趟旅行念念不忘,留下“剡溪蕴秀异,欲罢不能忘”的感慨。图源:天台山旅游在这条道路上,行旅吟咏的既有贺知章、皎然、寒山子、罗隐、方干等唐代本地诗人,也有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孟浩然、韩愈、刘禹锡等来此游历寓居的诗人。外在山水与内心风景,在这里相遇,相得益彰。

03

隐居天堂,诗人的心灵治愈所

唐诗之路上的诗篇,不仅仅是山水情怀的抒发,更兼有内心的精神建构。禅心,仙风,诗意,一个都不能少。

如果我们也曾像古人一样,沿着唐诗之路一路往南。你会发现,这片桃花源拥有的不仅仅是山水,还有着更为浩荡的精神天地。

天下名山僧占多。浙东深处的名山太多,大概没有哪位高僧仙客愿意错过这里。

唐诗之路沿线,寺院星布棋罗。天台山国清寺自不用说,越州的会稽、云门,剡中的龙宫寺、沃洲、天姥、四明、新昌大佛寺等等,都是名僧挂锡的佳所。

如东晋名僧支遁(支道林,又尊称为林公)为代表的剡中佛教流派,包括竺法深、都超、于法开、于法威、道壹、竺法蕴、桓玄、于道邃等,均活动于此。师徒相授,法轮常转,薪尽火传。

新昌沃州一带,般若学兴起,成为晋时全国的佛教中心。在天台山,天台宗诞生。汉地佛教最早创立的宗派,掩映在一片翠嶂云烟之中。

越中天台,东面濒临大海,非常适合向外传道。到了唐代,就已经成为江南道教的重要地区。道书中记载,历代道士踏遍青山,物色适宜建设道场之地,全国十大洞天,台州境内占了三个。

图源:诗画浙江文旅资讯

在佛道两教盛行的时代,文人墨客多是信徒。人间仙境高士云集,是隐士的天堂,也收留失意落寞的灵魂。

唐朝诗人宋之问追寻剡中支公遗风,直抒胸臆:“愿与道林近,在意逍遥篇。”孟浩然入天台山,求仙问道,“纷吾远游意,学彼长生道。日夕望三山,云涛空浩浩。”

他们往来间同山林说法,向仙人问道。

04

结尾

唐诗书写的是浪漫山河,也是千古同一的怅惘。

正如文化学者们所说,唐诗之路的精神内核是丰富的。它是中国山水诗和山水画的发祥地,也是佛教中国化的中心地、道教的中心地,又是中国书法艺术的圣地以及士族文化的荟萃地。

剡溪图源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37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