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木屐是怎么来的,又是怎么没的汉
2023/8/7 来源:不详提到木屐,大家最容易想到的就是谢灵运和日本了。
日本人在一些传统节日到来时,喜欢着和服,穿木屐。
有一部分人则认为,穿木屐属于日本文化。
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木屐最早是中国人发明的。
隋唐时期,一些遣唐使和留学生将木屐带回了日本。
其实这不是个例,樱花、茶道......也是。
新石器时代宁波出土的木屐公元年,在浙江宁波慈湖,考古人员发掘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出土了两只均为左脚穿的残存木屐。
一只为五孔木屐,另一只为六孔圆头方跟木屐,专家考证认为是距今四千年多年的良渚文化遗物。
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穿木屐一直十分流行。
《太平御览》记载:“孔子至蔡,解于客舍,入夜,有取孔子一只屐去,盗者置屐于受盗家。孔子屐长一尺四寸,与凡人异。”
孔子到蔡国游学,一天夜里,放在旅馆门口的木屐被盗,因为孔子长得人高马大,鞋号为一尺四寸,和常人不一样,小偷根本穿不上,欣赏一下就丢在门口离去。
年6月,在安徽马鞍山市雨山区南郊安民村,考古人员发掘朱然墓,出土了丰富的文物,其中就包括一双漆木屐。
朱然是三国时期东吴左大司马、右军师,受封当阳侯。
朱然墓出土的漆木屐,距今已用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被学界称为中国目前已知最古老的漆木屐。
当时在日本引起很大反响,很多学者撰文探索日本木屐文化和中国的历史渊源。
古代的木屐是分男女的,女式为圆头,男式为方头。
《搜神记》记载:“昔作屐,妇人圆头,男子方头,盖作意欲别男女也。”
《宋书》记载:“灵运因父祖之资,生业甚厚……登蹑常著木履,上山则去前齿,下山去其后齿……”
晋朝时期,诗人谢灵运发明了一种登山木屐,被后人称为“谢公屐”,这种登山鞋可以拆卸,上山时去掉前齿,下山时去掉后齿。
唐朝时期,穿木屐依然很流行。
日本奈良国立博物馆文物库房藏有一幅唐代刺绣——《释迦如来说法图》,如来佛身边的弟子,均穿着木屐侍立佛前。
到了宋朝,女子开始缠足,不适合穿木屐了,男子也只是在雨天才穿木屐。
到了明清时期,新式的鞋子、靴子等逐渐取代了屐、舄、履等旧式鞋子。就这样,木屐最终淡出了国人的生活和视野。
(文章配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